大班数学绘本《数字在哪里》

汇报人:

目录

01

绘本介绍

04

互动环节

02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05

课件特点

绘本介绍

01

绘本概览

《数字在哪里》通过巧妙的翻页和插图设计,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自然学习数字。

绘本的结构设计

书中设有互动环节,如找数字游戏,鼓励孩子们动手参与,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互动元素的运用

绘本将数学概念融入到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如小动物们收集果实,引入加法和减法。

故事情节与数学概念的结合

01

02

03

教学目标

通过绘本故事,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培养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培养数感

利用绘本中的趣味元素,激发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内容

02

数字认知

通过故事和游戏,孩子们学习数字的顺序,如1后面是2,2后面是3,依此类推。

数字的顺序性

01

绘本中通过具体物品的计数,帮助孩子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02

通过练习书写数字和识别数字,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数字的基本形态。

数字的书写和识别

03

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计时等,孩子们学会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4

数量比较

设计游戏或活动,如“找出最多的苹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数量比较。

实践操作活动

通过比较两组物品的多少,孩子们学会识别数量的差异,如“谁多谁少”。

教学中引入“更多”、“更少”、“相同”等词汇,帮助孩子描述数量关系。

使用比较词汇

理解数量差异

基本运算

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学习加法的含义,例如小动物们分享食物的情景。

加法概念的引入

绘本中通过物品的消失或减少,向孩子们展示减法的实际意义,如玩具被拿走。

减法概念的引入

教学方法

03

情境教学

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培养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培养数感

利用绘本中的互动元素,激发孩子们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激发探索兴趣

游戏互动

加法概念的引入

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学习加法的含义,例如小动物们分享食物的情景。

减法概念的引入

绘本中通过物品的消失或减少,如水果被吃掉,引入减法的基本概念。

启发式教学

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认识数字,培养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培养数感

利用绘本中的互动元素,激发孩子们对数学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探索兴趣

互动环节

04

学生互动活动

通过比较两组物品的多少,孩子们学会识别数量差异,如比较苹果和橘子的数量。

理解数量差异

教授孩子们使用“多”、“少”、“相同”等词汇来描述数量关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比较词汇

引导孩子们将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或者进行配对练习,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排序和配对

教师引导技巧

通过故事和游戏,孩子们学会数字的顺序,如1后面是2,2后面是3,依此类推。

数字的顺序性

绘本中通过具体物品的计数,让孩子们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具体数量。

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通过绘本中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学习数字的正确书写方式和标准读法。

数字的书写和读法

通过绘本中的生活场景,孩子们了解数字在购物、计时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特点

05

课件设计思路

《数字在哪里》通过故事线索巧妙地将数字融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自然学习数学概念。

绘本的结构设计

绘本采用丰富多彩的插图和清晰的数字标识,吸引幼儿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绘本的视觉元素

每一页都设计有互动问题,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绘本的互动性

课件使用效果

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学习加法,例如小猫钓鱼,每钓一条就加一条,理解数量增加。

01

加法概念的引入

绘本中描述小熊分蛋糕,每分给一个朋友就少一块,帮助孩子理解数量减少的概念。

02

减法概念的引入

汇报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