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免稅額外,納稅人可就不同的開支向稅局申請扣除,減少須要課稅的入息,讓你節省稅款。不同的扣稅項目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項,本文將詳解個人入息課稅扣稅項目、計算方法及上限 !
2024/25 個人入息課稅 (薪俸稅)扣稅項目及扣稅上限
基本免稅額與配偶免稅額
2024/25年度的基本免稅額為$132,000,任何須繳交薪俸税或個人入息課税的市民,都可享有基本免税額。
已婚人士免稅額為$264,000。如果你為已婚人士,無論是異性婚姻或同性婚姻,只要與配偶共同居住,或分居後但有供養及經濟上支持對方,便可申請已婚人士免稅額。但要注意,你的配偶須沒有入息及沒有選擇自行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或你的配偶已選擇合併報稅。
供養親屬免稅額
供養親屬免稅額的供養對象包括子女、兄弟姊妹,以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子女免稅額為每名子女$130,00。如果子女在課稅年度出生,可獲每名子女$130,00的額外免稅額。子女須為未婚,以及及未滿18歲,或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的全日制學生,或年滿18歲但沒有工作能力。
如果你與配偶共同居住,你與配偶只可以用任何一方的名義申請。如果你與分居的配偶或過往的配偶就同一名子女申請免稅額,便須要協議如何分攤免稅額。
為了減少稅款,子女免稅額應該由賺取較高入息的一方申請。不過,如果較高入息的一方須要按標準稅率評稅,便應由另一方申請。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的免稅視乎年齡有所不同。供養年滿55歲但未滿60歲的長者的免稅額為$25,000;供養60歲或以上,或有資格申請政府傷殘津貼的長者,免稅額則為$50,000。
要注意,該名長者須要至少連續6 個月與你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費用,或者你或你的配偶每年付出最少$12,000供養該名長者。如果該名長者全年連續與你同住,你更可獲額外一倍的免稅額。如果你就該名長者申請了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的話,你便不可以申請供養該名長者的免額。
住屋及貸款利息扣稅
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年數與上限
居所貸款利息的基本扣除額為$100,000。扣除的年期為20個課税年度,但無須連續。如果你的子女在2023年10月25日或之後出生,及至少連續6個月與你同住,你便可獲居所貸款利息額外扣除額$20,000。
延期年金扣稅
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和合計的扣稅上限為每年$60,000,並先以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計算,餘額則用作扣減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如果你或你同住配偶是保單持有人,並繳付年金保費,便可申請扣稅。不過,有關保單的年金領取人必須為你自己或配偶,並且在有關課税年度內持有香港身分證。
自願醫保扣稅
自願醫保的扣稅上限為每名受保人8,000元,受保人的數目及每名受保人的保單數目沒有限制。如果你或你的同住配偶在2019年4月1日後,曾為自己或親人購買自願醫保,作為保單持有人,你便可申請扣除已繳交的合資格保費。即使其他人已為同一個受保人購買另一份自願醫保並申請扣稅,亦不會影響你的申請。如果保單由多人持有,不管誰人付出較多,亦當作所有保單持有人平均繳付保費。
強積金 (MPF) 及自願性供款扣稅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和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合計的扣稅上限為每年$60,000,並先以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計算,餘額則用作扣減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你只可以為自己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申請扣稅。
進修開支扣除:自我增值相關課程的限額
個人進修開支的最高扣除額為100,000元。可是,如果你獲得僱主、政府(包括持續進修基金)或任何其他人或機構發還全數或部分學費,便應申請扣除由自己負擔的剩餘學費。
慈善捐款扣除:捐款比例及上限
認可慈善捐款扣除的上限比例為入息減去可扣除支出的35%。有關捐款須為捐贈給獲豁免繳税的慈善團體,或捐贈給政府作慈善用途,總額須不少於$100。如果共同居住的已婚人士的捐款額超過上限,餘額可由其配偶申請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