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Java 接口的基本常识:

接口只是定义了一个标准,很多类可以实现这个接口,eg:List接口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实例化的是ArrayList这个类

List list = new Vector(); // 实例化的是Vector这个类

其中:ArrayList 和 Vector 这两个类都实现了List接口A instanceof B 的作用:

1、 对象A是否为B类的对象:objA instanceof B.class

2、A对象是否实现了B接口我们平时经常用到以下代码:接口可以被new,这是什么梗?

又或者在创建子线程这样使用: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hello world");

}

};

new Thread(runnable).start();

接口可以通过直接new来实例化?先说结论:

接口、抽象类,不可以被new!接口、抽象类可以理解成是模糊不定的东西,要使用它的特质必须要实例化,实例化不能直接通过new,而是通过实现接口方法、继承抽象类等。

上面的代码,与Object A = new Object(); 不同,因为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大括号!!!new__接口__大括号{ 。。。};

后面加花括号这种写法,实际是new了一个实现接口的匿名类,开发人员需要在匿名类内部(花括号内)实现你那个接口。

接口是不能被new的,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拿A接口来讲

//定义一个接口

interface A{

void add(); //没有修饰符

}

// 首先编译javac A.java

// 使用javap A 可以看到结果文件里面:方法修饰符都是public abstract,变量都是public static fina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匿名内部类的写法

new A() {

// 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

public void add(){} // 接口的方法的修饰符,必须都是public,否则报错

}.add(); // 这里我们可以用调用一个方法

// 有名内部类的写法

class B implements A {

public void ad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 b = new B();

b.add();

}

}

再顺便了解一下匿名内部类的特点:

在内部类中使用OuterClassName.this可以访问外围类对象。最大的用途:它可以实现接口或者继承某个类,这样使用内部类时,用基类引用内部类对象,可以屏蔽内部类的细节。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实现伪“多重继承”等。普通的内部类不能有static字段和static数据,也不能包含嵌套类。内部类可以隐藏一些细节,但有些公司的代码规范严禁使用内部类